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印發《云南省現代物流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印發。提出提質與農業融合發展。推進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補短板,培育產地冷鏈集配中心,推動農村冷鏈物流設施共享共用。鼓勵引導郵政快遞業圍繞“云品出滇”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質效。加快昆明、曲靖、德宏(瑞麗)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培育省級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積極發展“生鮮電商+產地直發”等冷鏈物流新業態新模式,協同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拓展全產業鏈服務功能,降低農產品流通損耗。同時提出促進與商貿業融合發展。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推進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培育一批骨干農產品批發市場,推動批發業平臺化發展、零售業創新提升。原文如下:
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印發《云南省現代物流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有關部門,中央駐滇有關單位: 《云南省現代物流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5年7月28日 云南省現代物流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 (2025—2027年) 為接續實施現代物流業發展三年行動,加強交通物流大通道建設,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錨定“3815”戰略發展目標,立足服務“一帶一路”南向國際陸海大通道建設,統籌推進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和現代物流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補齊短板弱項暢通堵點卡點,塑造現代物流業發展新優勢,提升服務資源經濟、園區經濟、口岸經濟能級,打造物流強省。力爭到2027年,全省社會物流總額達到6萬億元左右,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率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縮小至1個百分點以內,物流業總收入增長和全國平均水平同步,現代物流業對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支撐帶動作用顯著增強。 二、重點任務 (一)實施物流通道暢通行動 1.加強鐵路通道建設。全面提升中老鐵路效能,積極爭取并推進中緬、中泰鐵路境外段建設,推動中越標準軌鐵路聯通。加快推進渝昆高鐵云南段、大瑞鐵路保瑞段、文蒙鐵路、既有昆玉鐵路擴能改造項目建設。推動文靖鐵路、大攀鐵路、臨普鐵路盡早開工建設,持續深化臨清鐵路、滇藏鐵路等項目前期研究。加快推進大理鐵路樞紐等項目建設。〔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外辦、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關州(市)人民政府〕〔以下分工均涉及有關州(市)人民政府,不再列出〕 2.完善公路通道網絡。暢通影響通行效率的斷頭路、瓶頸路,補齊口岸公路、沿邊公路短板。加快推進G60滬昆高速公路盤州至曲靖段(云南段)、G78汕昆高速/G80廣昆高速石林至昆明段等繁忙路段擴容。推動G5617臨勐高速雙江至瀾滄段、G4216沿江高速綏江連接線(云南境內段)、G8517屏興高速云南境內段等項目開工建設。(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 3.持續拓展航線網絡。加快推進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逐步開展蒙自、昭通等機場新建、遷建和改擴建工程。鞏固提升以昆明為中心的航空圈區位優勢,進一步豐富拓展南亞、東南亞、西亞國際航線網絡,穩定運行昆明—仰光、昆明—達卡、昆明—德里、昆明—拉合爾等國際全貨機航線,推動新開或恢復昆明至孟買、金奈、卡拉奇、特拉維夫等主要城市全貨機航線。(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云南航產投集團) 4.推進水運航道建設。加快建設金沙江下游翻壩轉運體系,推進金沙江下游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高等級航道建設,提升金沙江—長江通航能力,貫通右江—珠江水運通道,推進右江百色庫區(云南段)高等級航道、百色水利樞紐通航設施、富寧港等項目建設,提升水富港、關累港數智化運營水平。(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 (二)實施樞紐建設與功能提升行動 5.加強樞紐功能性補短板。科學規劃樞紐設施布局,統籌推進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整合提升存量物流設施功能,加強聯運轉運設施建設,完善樞紐物流綜合服務體系,增強服務能力和質量效率。培育發展省級物流樞紐,引導物流功能設施向樞紐集聚,構建與國家物流樞紐聯動發展的物流樞紐設施體系。高質量建設昆明國際陸港、國家綜合貨運樞紐和區域性國際郵政快遞樞紐。(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交通運輸廳、省郵政管理局) 6.完善樞紐集疏運體系。推進中歐班列昆明集結中心和玉溪節點城市建設,創新拓展“班列+”業態,提升班列貨源組織效率,積極開發常態化、穩定化、品牌化集疏運產品。完善鐵路專用線、集裝箱堆場、港口疏港公路等樞紐配套設施,加密配套公路支線運輸網絡。提高樞紐間班列、班機開行穩定性,提升運力、線路、時刻等物流要素組織協調和協同銜接水平,推動各類交通運輸方式以物流樞紐為載體高效銜接。(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交通運輸廳、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 7.深化樞紐間協同聯動。依托國家物流樞紐聯盟,深化與全國其他物流樞紐、重要物流節點的合理分工和高效協同,搭建樞紐間業務協同、政策協調、運行協作平臺,構建規模化、組織化、常態化物流活動,提高國家物流樞紐跨地區、跨領域資源整合能力,推動互利合作、互聯成網。(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 (三)實施產業融合發展行動 8.提質與農業融合發展。推進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補短板,培育產地冷鏈集配中心,推動農村冷鏈物流設施共享共用。鼓勵引導郵政快遞業圍繞“云品出滇”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質效。加快昆明、曲靖、德宏(瑞麗)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培育省級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積極發展“生鮮電商+產地直發”等冷鏈物流新業態新模式,協同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拓展全產業鏈服務功能,降低農產品流通損耗。(省農業農村廳、省發展改革委、省郵政管理局) 9.深化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推動大宗商品生產加工等企業整合內部物流需求,與第三方物流企業開展供應鏈合作,提高直發終端用戶比率。支持有條件的邊境口岸、內河港口、物流樞紐等,結合實際布局建設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深入推進省級物流與制造業融合試點,推動物流倉儲、鐵路專用線等物流設施共享共用,培育線邊物流、集采集配等服務模式。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與第三方物流信息平臺互聯互通,構建制造業物流供應鏈體系。(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 10.促進與商貿業融合發展。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推進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培育一批骨干農產品批發市場,推動批發業平臺化發展、零售業創新提升。推進縣、鄉、村三級快遞物流基礎設施融合建設,加快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建設,優化開通鄉鎮至建制村的客貨郵融合線路,實現“一站多能、一線多運”。高質量建設昆明、玉溪、紅河(蒙自)、大理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提升重要商品和資源要素跨區域規模化流通組織能力。(省商務廳、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省郵政管理局) (四)實施經營主體引培行動 11.加大經營主體招引力度。加強與國內國際知名大型物流和供應鏈服務企業對接,積極引進優質多式聯運、電商物流、快遞快運、航空貨運等企業,支持參與“一帶一路”南向國際陸海大通道沿線物流開發、建設和運營。加大現代物流業招商引資信息宣傳力度,提升招商信息匹配精準度。支持各地圍繞樞紐建設、物流組織運營開展企業招商。(省商務廳、省投資促進局、省發展改革委) 12.積極培育發展經營主體。支持企業通過市場化方式做大做強,培育打造現代物流企業集群,積極拓展國內國際供應鏈服務,參與共建關鍵節點物流基礎設施。支持中小物流企業立足云南特色優勢產業,聚焦冷鏈物流、跨境物流等領域深耕細作。大力培育壯大運貿一體化企業,推動傳統物流企業向供應鏈服務企業轉型,力爭到2027年,全省A級以上供應鏈服務企業數達到100家以上。(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國資委、省郵政管理局) (五)實施多式聯運提效行動 13.培育多式聯運精品線路。推動“瀾湄快線+”國際貨運班列向促貿易、壯產業轉變,加快沿線物流供應鏈集聚。深化培育“云花出滇”全程冷鏈多式聯運、水富港水鐵多式聯運、跨境智慧物流多式聯運3個國家級示范工程,持續培育中緬印度洋新通道海公鐵聯運、瀾湄跨境多式聯運(水公鐵聯運)等品牌。遴選發布多式聯運精品線路典型案例,積極爭取更多聯運線路納入國家級示范工程。探索開行中老泰國際鐵路聯運列車。(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省外辦、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 14.持續優化調整運輸結構。支持大宗貨運物資和中長距離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推動工礦企業、糧食企業等將貨物“散改集”。探索開行樞紐間“公轉鐵”直達快線列車,推動企業貨源向鐵路樞紐貨運站集結。強化鐵路系統內跨區域組織協調,圍繞大宗物資“公轉鐵”運輸需求,探索開行大宗貨物直達列車并穩定運行。積極發展高鐵快運。到2027年,全省鐵路貨運量、鐵路貨運周轉量占比分別提高至10%和24%左右,水路貨運周轉量較2024年增長8%左右。(省交通運輸廳、省財政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 15.推進規則標準高效銜接。加快建立與多式聯運相適應的規則協調互認機制,完善貨物裝載交接、安全管理、支付結算等規則體系,推廣“一單制”“一箱制”標準化聯運模式。推進標準托盤、周轉箱(筐)規格和技術標準應用,建立循環利用機制。根據國家物流數據開放互聯試點工作情況,探索多式聯運數據開放互聯、跨境數據融合應用實施路徑,推進國家物流樞紐、國家綜合貨運樞紐間數據互聯互通、共享使用。(省交通運輸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數據局、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委網信辦、昆明海關、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 (六)實施國際物流暢通行動 16.加快構建國際物流網絡。提升國家物流樞紐跨境貿易和跨境物流服務能級,完善保稅倉儲、海關監管、口岸服務等功能,發展國際中轉、采購、配送、分撥及轉口貿易、保稅物流等服務。合理布局建設一批跨境電商海關監管場所。支持昆明、紅河、德宏、大理等州(市)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區域轉運分撥中心、保稅倉庫。支持企業在全球關鍵節點布局物流設施,提供貨物倉儲、報關、清關、集疏運等公共服務,提升專業化、規模化、智能化服務水平。(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昆明海關、省財政廳、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 17.提升國際運輸便利化水平。加快推進“智慧口岸”建設,高效銜接口岸通關和物流作業,探索推進無感通關。推動中越(昆明—河內)國際道路運輸常態化運行。持續實施“兩段準入”、應用“鐵路快通”等便利化措施,擴大“運抵直通”“場場聯動”通關模式應用。圍繞中老鐵路培育物流大平臺,促推老撾萬象南換裝站效能提升。科學布局、統籌規劃、有序推進確有需求的口岸申建海關指定監管場地。加大AEO(經海關認證的經營者)認證企業培育力度。(省商務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外辦、昆明海關) 18.推動國際航空貨運發展。加強與國內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機場合作,持續拓展空空中轉業務。統籌用好航線開發支持政策,支持機場以腹艙帶貨為重點拓展國際航空貨運業務,進一步提高客運航班腹艙載運率。鼓勵寄遞企業加強航空貨運能力建設,支持各貨運航空公司與快遞、電商、貨代等深化合作,共同開發中轉聯運產品、拓展中轉集拼業務,引導適空產品“陸轉航”“空轉空”。支持各機場打造航空運輸、飛機維修、物流倉儲等國際航空貨運服務產業鏈,培育臨空經濟。(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云南航產投集團) (七)實施物流創新發展培育行動 19.推動綠色數智化發展。扎實推進物流設施設備更新改造,提升物流硬件設施數智化、綠色化水平。加快智慧港口、樞紐和鐵路場站等新型設施發展,推進采集數字化、傳輸網絡化、作業智能化。制定新能源重卡推廣應用規劃,持續完善全省充換電設施網絡布局,推動一批高速公路服務區、產業園區等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培育打造攀枝花至磨憨、瑞麗至弄島新能源運輸示范線路。支持物流園區科學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積極打造零碳園區。(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能源局、省郵政管理局) 20.創新發展物流新模式。加強智能技術和物流網絡的協同應用,支持在山區、偏遠地區和邊境地區開展低空物流服務,探索開展松茸、草果、牛油果等高附加值農產品“山貨出山”應用場景。支持企業探索開展商務閃送、快件轉運等城市低空物流配送服務。在滇中新區以及昆明市官渡區、呈貢區等區域劃設線路,開展無人車物流配送試點。落實網絡平臺道路運輸企業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試點工作要求,引導更多運輸業務上平臺,培育壯大網絡貨運企業,到2027年,全省網絡貨運企業達到200家以上,其中A級企業20家以上。(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省稅務局、民航云南監管局) 21.培育發展樞紐經濟。依托國家物流樞紐培育發展國家物流樞紐經濟區,一體規劃、同步推進區域重大產業布局和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積極探索“產業集群+物流樞紐”協同發展模式,提升國家物流樞紐與區域先進制造、加工貿易、現代農業產業鏈供應鏈的嵌入度,培育壯大樞紐偏好型產業,提升產業集群區域集聚輻射能級。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建設國際物流樞紐中心。(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農村廳) 三、保障措施 22.加強組織領導。推進現代物流業高質量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統籌推進現代物流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工作,項目化、清單化按年度抓好重點任務的落實。七項行動的牽頭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強化政策供給,協同推進工作落實。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橋梁紐帶作用,調動社會力量,形成發展合力。(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省交通運輸廳) 23.強化要素保障。積極爭取超長期特別國債等各類政策,統籌安排省預算內投資,支持重大物流設施項目建設。支持符合條件的物流園區等項目發行基礎設施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物流企業融資支持力度。加強物流倉儲用地保障,依法依規保障重大物流基礎設施和物流倉儲設施用地合理需求。(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廳、中國人民銀行云南省分行、云南金融監管局、云南證監局) 24.加強政策協同。省商務廳、省交通運輸廳會同省直有關部門建立常態化溝通協同機制,統籌全省中老鐵路國際貨運物流補助資金、省級航線培育專項資金、運輸結構調整專項資金等,充分發揮省級獎補資金引導激勵的政策集成效應,合力推動全省運輸規模持續擴大、運輸結構持續優化,提升區域集貨能力,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省商務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財政廳) 25.強化人才支撐。支持高等院校、職業學校加強物流、采購、供應鏈相關學科專業建設,加強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支持一批重點物流企業與高等院校、職業學校聯合打造區域產教聯合體,共建產業學院、實訓基地等,圍繞現代物流業重點領域方面開展產學研用合作,培養現代物流管理專業技術人才。(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商務廳) 附表:云南省現代物流業高質量發展七項行動責任清單 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