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長是一家超市的店魂,店長的優劣能力決定門店30%到50%的業績增幅,特別是綜超以上業態店長的操盤能力。我們在實際工作當中,如果有一些無作為、無能力的人是否也要強制地安排到店長這個重要職位呢?零售企業店長寧缺毋濫的道理對于很多老板來講并不是很明確。只有學會正確辨別營運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才能把企業實打實的地經營好。一家門店的店長最禁忌的就是自己每天都不知道應該忙些什么。如果店長自己都不知道應該忙什么做什么,那又怎么可以更好地指揮你的部下做事情呢?店長的工作流程其實很簡單,每天早晨去巡店,然后分析昨天的業績情況后,開始對異常數據報告進行梳理,并對門店的重點單品進行訂貨管控,然后對門店的現場和倉庫進行檢查等。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上午班操作流程,本來沒有什么太多復雜的東西,但在一些中小民營零售企業就是得不到有效地推進,其中根本的原因還是在于超市老板沒有對店長日常工作流程提出嚴格的要求,不知道自己忙什么的人真的不適合做管理者。
一家門店最大的問題就是店長自以為是的想當然。記得在執行一家企業的時候,店長竟然公然對配送中心配送的公司爆款商品直接拒收(這種商品還是活動商品),理由很簡單,這種商品在他的商圈不好賣。如果一個店長對新商品的推廣自己都失去了激情,對很多新商品的理解總是陷入在自己狹隘的思維認知里,那么這樣的門店還會有好的發展嗎?店長自己都拒不執行公司的理念和標準,那么整個隊伍又怎么能帶動呢?零售企業對店長的管理一定是從思想教育、行業感悟、商品認知、標準規范等具體細節全方位地推行,而且必須當成頭等大事來抓。
一家零售企業現場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對標準的落地和執行,運營管理標準看似很簡單,實際推行起來并不簡單。記得去年在為一家企業做內訓的時候,提到了營運現場的13條基礎管控,例如排面商品要前后一致,冷柜里不能放低于3元的單品、排面翻堆要一個小時做一次等等,這些看似簡單的細節,實際上在一些中小民營超市做的并不到位,沒有標準的企業注定做不大,也做不強。對于現場管理的標準就是剛性的制度,必須要有狠人和猛人做強制地推行。當一家零售企業缺少了剛性執行的時候,自然你的營運現場也就是一盤散沙了。假如你的店長在工作當中總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地毫無計劃性而言,這就需要通過有效的培訓對店長的工作進行落地。工作的計劃性是一個人工作思維系統化的有效表現。計劃性就是懂得重要、緊急、不重要、不緊急這四個基本工作要素的安排邏輯,能夠真正嚴格地對重要工作做推進,能夠有效地以時間節點做落地,例如在賣場當中每月有將近300多項的技術要點進行具體考核。每天對基礎管理的倉庫多少條?陳列多少條?庫存多少條?全部形成具體量化的管理模式時,店長工作的計劃性就會慢慢培養好。店長這樣一個重要的工作職位,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好!不但需要強大的統籌能力、計劃能力、業務技能,特別要有出色的團隊的駕馭能力。店長的職位寧缺毋濫,在你沒有店長的時候,寧愿選幾個優秀的主管來去做好一個店,也不能讓一個沒有工作能力的人去毀掉一個店。零售業的工作真心不簡單,店長這個職位更需要我們好好地用心去領悟去感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