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突破5萬億,而生鮮損耗率仍是發達國家的兩倍。在這一矛盾中,玉湖冷鏈以覆蓋8億人口、日均調度萬噸食材的全球園區網絡,成為破解行業痛點的標桿。其廣州、成都、武漢等7大園區構成的“四橫四縱”骨干網,不僅是亞洲最大冷鏈項目群,更被納入國家“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戰略試點。
1. 平時:全球食材的超級樞紐
全溫區覆蓋:從-60℃金槍魚深冷庫到18℃恒溫果蔬區,實現1200種食材精準存儲。成都園區28萬噸庫容中,超低溫區占比達30%,滿足高端食材跨境存儲需求。
多業態融合:首創“展銷+商墅+會展+美食公園”模式。以成都園區為例,7000㎡會展中心舉辦國際凍品拍賣會,64棟商墅承載企業全球總部,7000㎡美食公園實現“試吃即采購”的場景閉環。
1小時應急響應機制:2024年華南洪災中,廣州園區啟動應急通道,3小時內調撥200噸冷凍肉制品至災區,依托AGV無人轉運系統實現日均出貨效率提升300%。
海關AEO認證打通綠色通道:作為海關最高信用企業,享受52國互認通關便利,跨境應急物資清關時間從72小時壓縮至6小時。
1. 無人化作戰:-25℃下的“鋼鐵騎兵”
耐寒AGV系統:廣州園區地下部署的50臺磁導航AGV,在-25℃環境連續作業8小時,誤差率≤0.1%,徹底替代三輪車、地牛等傳統工具,降低貨損率80%。
智能調度大腦:依托云上玉湖系統,AGV與園區物聯網設備聯動。當澳洲和牛抵達廣州園區時,系統自動規劃轉運路徑,從入庫到商戶展柜全程溫控追溯,耗時僅40分鐘。
通關速度提升90%:AEO認證使玉湖享受“優先查驗、免擔保放行”等20項便利。2024年阿根廷牛肉進口中,單柜通關時間從5天縮短至8小時。
溫控數據上鏈防偽:在成都保稅倉,2000個傳感器實時采集溫濕度數據并寫入區塊鏈,供應商掃碼即可獲取全程溯源報告,退運糾紛率下降95%。
1. 全球代采:從源頭到園區的“無縫接力”
源頭直采網絡:依托玉湖集團收購的澳洲漁業基地及全球供應商聯盟,為商戶提供零中間商價差的代采服務。如湛江水產企業通過玉湖采購澳洲龍蝦,成本降低15%。
凍品拍賣創新:首創“產能+在途訂單+現貨”拍賣模式。2024年廣州園區牛肉拍賣會,單場成交額破2億元,88%整柜交易率刷新行業紀錄。
全周期金融支持:針對跨境貿易痛點,推出“訂單融資(境外)→存貨質押(入庫)→應收賬款保理(配送)”服務鏈。中小商戶融資成本下降40%,資金周轉率提升60%。
“云上玉湖”平臺:整合商流(B2B交易)、物流(AGV調度)、資金流(在線結算)、信息流(區塊鏈溯源),商戶線上競拍后,線下AGV直送貨物,訂單響應效率提升40%。
一小時流通圈:以揭陽園區為例,通過輻射粵東的城配網絡,潮汕牛肉丸從出庫到深圳餐廳僅需105分鐘,損耗率控制在0.2%。
ISO國際標準話語權:主導制定ISO 31511《無接觸式冷鏈物流技術規》等3項國際標準,推動中國技術規則出海。
“雙循環”節點布局:武漢園區服務中部6省農產品出口,成都保稅倉助力四川花椒直供新加坡,2024年帶動農產品出口額增長22.3%。
綠色基建標桿:廣州園區光伏年減碳3000噸,磁懸浮制冷技術降低能耗40%,ESG評級吸引跨國食品企業溢價入駐。
玉湖冷鏈的野心不止于冷庫——它正在打造一套覆蓋全球、平急兼備、四流合一的冷鏈操作系統。當AGV穿梭在-25℃的深冷庫中,當澳洲和牛通過區塊鏈“自證清白”,當中小商戶在拍賣廳敲下電子槌,一幅關于效率、安全、公平的冷鏈新圖景已然展開。
正如玉湖冷鏈成都園區商戶感慨:“這里不是冷庫,是凍品生意的‘超級服務器’。”